
地线设计
许多电磁干扰问题是由地线产生的,因为地线电位是整个电路工作的基准电位,如果地线设计不当,地线电位就不稳,就会导致电路故障。地线设计的目的是要保证地线电位尽量稳定,从而消除干扰现象。
线路板设计
无论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发射还是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或者电路之间产生相互干扰,线路板都是问题的核心,因此设计好线路板对于保证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线路板设计的目的就是减小线路板上的电路产生的电磁辐射和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减小线路板上电路之间的相互影响。
滤波设计
对于任何设备而言,滤波都是解决电磁干扰的关键技术之一。因为设备中的导线是效率很高的接收和辐射天线,因此,设备产生的大部分辐射发射都是通过各种导线实现的,而外界干扰往往也是首先被导线接收到,然后串入设备的。滤波的目的就是消除导线上的这些干扰信号,防止电路中的干扰信号传到导线上,借助导线辐射,也防止导线接收到的干扰信号传入电路。
屏蔽与搭接设计
对于大部分设备而言,屏蔽都是必要的。特别是随着电路工作的频率日益提高,单纯依靠线路板设计往往不能满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机箱的屏蔽设计与传统的结构设计有许多不同之处,一般如果在结构设计时没有考虑电磁屏蔽的要求,很难将屏蔽效果加到机箱上。所以,对于现代电子产品设计,必须从开始就考虑屏蔽的问题。
电磁发射(EMI)的检验项目有:
1、传导(CE)(150kHz~108MHz);
2、断续干扰电压(喀呖声)(150kHz、500kHz、1.4MHz和30MHz);
3、干扰功率(30MHz~300MHz)
4、谐波电流(2~40次谐波)
5、辐射发射(RE)(100k~2.7G)
电磁抗扰度(EMS)的检验项目有:
1、静电放电抗扰度;
2、辐射电磁场(80MHz~1000 MHz)抗扰度;
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4、浪涌(雷击)抗扰度;
5、注入电流(150kHz~230MHz)抗扰度;
6、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
综上所述,本文已为讲解emc电磁兼容应用实例,相信大家对emc电磁兼容应用实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希望本文能对各位读者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
浏览过本文<emc电磁兼容应用实例>的人也浏览了
第一讲 PCB元器件的EMC布局设计
http://www.cntronics.com/emc-art/80021016
经验分享:工程师总结的EMI/EMC硬件设计技巧
http://www.cntronics.com/emc-art/80023129
十问十答,助你掌握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http://www.cntronics.com/emc-art/8002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