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原理无源晶体与有源晶振的区别、应用范围及用法:
1、无源晶体——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在datasheet上有建议的连接方法。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无源晶体相对于晶振而言其缺陷是信号质量较差,通常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用于信号匹配的电容、电感、电阻等),更换不同频率的晶体时周边配置电路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建议采用精度较高的石英晶体,尽可能不要采用精度低的陶瓷警惕。
2、有源晶振——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对于时序要求敏感的应用,个人认为还是有源的晶振好,因为可以选用比较精密的晶振,甚至是高档的温度补偿晶振。有些DSP内部没有起振电路,只能使用有源的晶振,如TI 的6000系列等。有源晶振相比于无源晶体通常体积较大,但现在许多有源晶振是表贴的,体积和晶体相当,有的甚至比许多晶体还要小。
几点注意事项:
1、需要倍频的DSP需要配置好PLL周边配置电路,主要是隔离和滤波;
2、20MHz以下的晶体晶振基本上都是基频的器件,稳定度好,20MHz以上的大多是谐波的(如3次谐波、5次谐波等等),稳定度差,因此强烈建议使用低频的器件,毕竟倍频用的PLL电路需要的周边配置主要是电容、电阻、电感,其稳定度和价格方面远远好于晶体晶振器件;
3、时钟信号走线长度尽可能短,线宽尽可能大,与其它印制线间距尽可能大,紧靠器件布局布线,必要时可以走内层,以及用地线包围;
4、通过背板从外部引入时钟信号时有特殊的设计要求,需要详细参考相关的资料
特别推荐
- 内置增益设置电阻的放大器和分立差动放大器之的区别是....
- 得益于复杂设计的小功率DC/DC转换器
- 如何降低微控制器系统中的噪声影响(2)
- 安森美的电源方案和电机控制方案如何应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
- 谁在为工业以太网的稳定可靠保驾护航?
技术文章更多>>
- 贸泽电子供应丰富多样的u-blox连接和定位产品
- 如何在有限空间里实现高性能?结合最低特定RDS(On)与表面贴装技术是个好方法!
- 如何更好的使用EiceDRIVER IC驱动SiC MOSFET
- 车用图像传感器参数小议——信噪比知多少?
- 如何实现能够同步控制两个或更多步进电机的远程主机系统?
技术白皮书下载更多>>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热门搜索
功率继电器
功率器件
共模电感
固态盘
固体继电器
光传感器
光电池
光电传感器
光电二极管
光电开关
光电模块
光电耦合器
光电器件
光电显示
光继电器
光控可控硅
光敏电阻
光敏器件
光敏三极管
光收发器
光通讯器件
光纤连接器
轨道交通
国防航空
过流保护器
过热保护
过压保护
焊接设备
焊锡焊膏
恒温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