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文我们为大家讲解了什么是信息编码、信息编码在通信理论中的含义、信息编码的功能、信息编码的目的、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本文我们将继续深入了解信息编码,关于信息编码的代码类型与信息编码的系统设计。
信息编码的代码类型
一般应有的代码有两类,一类是有意义的代码,即赋予代码一定的实际意义,便于分类处理;一类是无意义的代码,仅仅是赋予信息元素唯一的代号,便于对信息的操作。常用的代码类型有:
(1)顺序码,即接信息元素的顺序依次编码;
(2)区间码,即用一代码区间代表某一信息组;
(3)记忆码,即能帮助联想记忆的代码。
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因而编码的方案也非常多。例如:我国制定的包括一、二级汉字和常用符号的图形字符代码(GB 5007-85),日文、韩文等其他文字与符号的“大5码”(BIG 5),英文字符的“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
信息编码的系统设计
1、确定系统目标:
根据系统的总目标确定PDM系统的信息内容,对企业与产品相关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各类信息的性质、特征;优化和重组信息分类;统一定义信息名称,提供系统设计数据。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信息:物料、设计文件(方案、计算书等)、工艺文件(工艺路线、工艺过程卡片等)、产品图纸、更改单等。
2、数据调查分析:
初步调查:
初步调查是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企业生产计划、生产类型、产品品种、产量、设备、工艺、生产能力、质量、成本、产品的稳定性、产品的发展趋势、库存、销售和服务情况等。
现状调查:
根据初步调查所确定的信息范围对企业现行的信息分类、编码情况和产品结构数据等进行深入的调查,收集全部应有单据、报表、台帐明细表、各类文件等。
特征分析:
对收集到的信息采用特征表的方法进行特征分析,对需要统一名称的或多名称的事物或概念、数据项和数据元统一定义。
3、确定清单:初步整理收集来的信息,列出清单或名称表,并尽可能使用文字、数字的代码进行描述。
4、制定编码规则 每个信息均应有独立的代码,信息代码一般是由分类码和识别码组成的复合码。分类码是表示信息类别的代码,识别码是表示信息特征(如结构形状、材料、工艺等)的代码。
信息分类编码系统的结构一般采用十进分类法系统。十进分类法系统中,层次是以树的结构形式表示,各码位数字的位置依前一位而定,并用0~9数字表示,每个码位表达一个固定的含义。
为了保证代码正确的输入,对较长的代码和那些关键性的代码,应加校验码,以检查其输入、传输等操作而产生的错误。
不同类别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编码规则,对同一类信息采用等长编码。
5、建立编码系统:选用实际应用中已经成熟的编码系统,尽量采用企业已存在的各种不同内容的信息代码(物料代码、产品代码和工装代码等),予以试套、调整和修改以变为本企业的信息编码系统。
6、验证:编码系统形成后,应对编码系统进行试套验证、修改和补充,以确保编码系统的可靠性及适用性。
7、发布实施:全部分类系统、编码系统和各种代码应按企业标准
8、结论
产品信息编码是离散型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它是实施PDM的前提,更是实施ERP的必要条件,对一个集团企业,如果其子公司业务相关联,不管是单地点或是多地点公司,都应当采用统一的编码体系。科学设计一套编码体系是保障PDM/ERP成功的关键,在进行编码体系设计时,应当要有标准化人员、产品设计人员、采购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人的共同参与,充分考虑好各独立子系统的需求,同时,更要考虑好各子系统编码的集成,以免产生新的系统孤岛。
本文们为大家讲解了信息编码的代码类型与信息编码的系统设计。希望对有需要的读者有所帮助。